經歷過校招以及參與過校招的人來分析一下哈
1.確實有很多公司是過來宣傳的,可能整個省份就招一個兩個人,筆試的時候卻上千人,這種情況下,脫穎而出的幾率很小,除了自身能力之外還需要很好的運氣。
2.真心想招人的公司,我念書的時候沒有去過別的地方的校招,公司都是直接到我們學校來招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是本校的學生幾率會比從其他地方過來參與的要高那么一點點。
上面是廢話,下面是正經的
錯過校招怎么辦,說實話,這個問題真的很重要了,除非公司真的招人,而且你也相當合適,不然如果你以往屆學生參與應屆的校招來說,基本上要悲劇,我有兩個朋友,gap year了一下,回來招聘,別人一看是往屆,就直接讓他們gg了,而且是兩個比較好的公司。
而且從招聘的角度來說,感覺是萬里挑一,基本上都能招夠人,很少出現沒有招夠人的情況
所以如果真的錯過了,公司人又招滿了,基本上會悲劇。
總結一下:千萬不要錯過校招,如果你是應屆生的話。我有幾個同學,嘗試過沒有參加校招或者以往屆的身份回去校招的,都悲劇了。血的教訓啊
跨專業前端,三年工作經驗,目前拿到了baidu的社招offer,阿里面過被拒,騰訊跟我說他們只招t2-3我的資歷和水平還不夠。
沒啥技巧,就是努力,奮斗,拿出在學校時候的勁頭,屢試屢敗屢敗屢試,還要趕上好時機(金3銀4,金9銀10),好面試官,好職位,天時地利人和一個都不能缺。
我一年前就注冊過bat的社招網站,一直沒消息,讓人推薦也是電話面不過,最后自己找團隊博客,厚臉皮給私人郵箱發自薦,才勉強得到面試機會。
我感激自己還有一顆前進的心,我的同學都結婚生子過日子了,我還在通宵看800頁的技術書籍,萬幸的是最后得到了好的回報,讓我感激。
2,社會招聘,如果你所在的城市在一線的話等你忙完手頭上的工作,可以多關注你想去的公司招聘網站or微博,他們會時不時的發布一些急需的崗位,這個時候基本上面試都會比較快,沒校園招聘那么多輪,又是筆試又是面試的。
3,先就業后擇業,畢業了如果還沒找到好的工作話可以先就業后擇業,工作一段時間之后會發現其實工作最重要的是還是要自己做得開心且還能夠快樂的成長,是不是大公司其實并不是那么重要了的
4,實習也是一種方式啦,我認識的朋友當中就有一些為了能夠進入大公司,可以在畢業之后還在這家公司實習,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畢竟大公司校園招聘就招那么幾個人,我們參加了也不一定能進啊,這點還是蠻正常的
5,最后,我說下我自己把,之前一心想進百度,校園招聘的時候也還蠻順利的,筆試成績也很高,面試的時候也蠻好,可惜我一個人面了兩個面試官,結果被勿以為是作弊。
后來我到了一家創業公司,公司很不錯,學到了很多東西,可能是能力不行吧,跟著公司渡過了最艱難那段時間之后,在順利融資之后我選擇了離開,到了一家大家都應該會認為的大公司。
校招難度太大,騰訊北京1萬份簡歷收200人。(大概的數字),而且騰訊都是上午筆試,晚上就出結果,校招的進度很快,除非是牛人,否則拿到offer的幾率不是很大。如果感覺自己校招希望不大,通過實習轉正是一條不錯的路。
以下是鄙人的一些觀點:1,首先要分別什么叫好公司?好公司也分2種,一種是已經成型的大公司,一種是潛力型正在創業的小公司。其實如果你是個人才,正在創業型的公司也是一種選擇,想這種公司也是需要人才。但是他們的起步相對來說會低,可是學到的東西很多,這種就需要個人的一個眼光,跟對一個好老板很重要。2,做事情做人也分技巧吧,其實部分大公司還是比較容易進的。我舉個簡單的例子,有個同學,他在天地一號公司工作,開始在湛江做后勤工作,后面被調到了廣州去也是做后勤。在湛江的時候他老是想去大城市,認為大城市機會多,可是到了廣州卻發現生活成本過高,自己更喜歡湛江的生活,這就要個人選擇問題了。其實部分大公司在一些二線城市也是有分店,不一定要在一線,這樣的機會還是有的。3,根據個人的性格和對喜歡的行業去選擇公司也是一種機會,像我同學,其實他的性格更適合做銷售,我認為這就是他埋怨自己工作的根本原因。企業的文化也很重要,有一些企業是低調型有些是高調型的,就看你選擇了。
另外,選擇企業和行業要有目標性,要對自己有一個規劃,比如我想成立一個旅游公司,那么我肯定選擇當地最好的旅游公司去實習。如果我想成為一個企業高管,那么進大公司是一個很好的跳板。最后,態度和學習能力很重要,年輕人不要怕吃虧,在挫折中成長,相信金子總會發光的。希望對你有用!
1.實習轉正
2.校招現場霸面,有工作一年的學長,校招去霸面的,當然你要拿出讓他們認同你的東西
3.有一些500強公司是校招職位也是open給畢業工作未滿三年的畢業生的
4.通過人脈、微博等多種渠道聯系心儀公司的HR,或hiring manager,(有學長在微博上聯系網易的一個部門主管,然后獲得了面試的資格,最后留在了網易)
只要敢想敢做,堅定自己的信念,總會找到成功的方法的。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