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快速消費品FMCG:寶潔(Procter ; Gamble)
-沒有外部直接內灌高層的先例
-聯合利華(Unilever)的市場部,從line manager, band manager, senior manager一直到director級的,好多都是寶潔跳槽過去的。不過,必須承認,Unilever對這個行業人才的培養,也是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它的MT很殘酷,但更能產出高效能人士)
-高露潔的市場部,不少是寶潔跳槽過去的
-藝龍CEO、李寧市場副總監(李寧“產品經理制”的發起者)、…
-缺點就是每年招聘規模太少,中國員工的規模已經很大了。
- 內部培養的典范。130年來,總裁全部是內部培養起來。- 太多傳奇的人物,超級喜歡GE的氣勢和前瞻性(機場的廣告太震撼了)- 本來很想推薦西門子(Siemens),可是他的CEO是空降的,而且在GE工作過3、房地產Property:中海地產(China Overseas)- 這個行業曾經有一個“海盜計劃”,是萬科專門針對中海制訂的,萬科(Vanke)百分之數十的總經理、工程總監都是從中海挖去的- 龍湖只要一開地區公司,就要給中海當地的每位員工打一通電話(同學受過騷擾),目前龍湖百分之六十的地區公司總經理都是近兩年從中海挖去的- 我非常欣賞中海的務實低調穩健,不像有的企業生意做得不大,嘴巴卻挺大。最近也不太喜歡萬科,王石本人是硬幣的兩面4、化工 Chem:殼牌(SHELL)和陶氏化學(Dow)- 殼牌不用多說了,我一直對他有神秘和崇拜感,很推崇- 最近幾年,給500名學生提供了300萬元獎學金,很不容易了,有同學在里面做HR,呵呵- 特別強調下HP,HP商學院是非常著名的,對于內部高級人才的培養,是很龐大的知識系統,贊!《惠普之道,HP way》值得大家去學習- 蘇寧的中層將近2萬人,每年的職務晉升比例是50%,這個數字太驚人了,呵呵- 蘇寧有畢業生5年不到,就提職到副總監,這是相當誘人的- 朋友在里面,有相當比例的管理層是女性噢,呵呵。- 員工提升速度很快,朋友的部門有實習生3年提升到副總經理。在沃爾瑪的管理者,是很多零售企業爭奪對象,特別是零售行業最近幾年發展非???,一定很缺人有些行業本身流動就很快,因為他們手里面的最大資源就是客戶,所以他們相互挖取。不過,這些行業的企業本身非常優秀。比如:像KPMG、Deloitte、Ernst Young、PwC(全球最長的商標,哈哈,全名是Price Waterhouse Coopers)很少聽說銀行內部培養(但是我更加推崇HSBC,他的職業經理人非常著名,當然不少高層也是內部成長的),也是屬于不受上述原則限制的企業總結來說,如果你是學財務、金融的,自然是四大,但是在四大的發展其實見仁見智,以后有機會再單獨另擬文;化工和IT類的,沒有相應的專業基礎,進去公司是會很辛苦的;零售行業相對來說,競爭水平是較低的,對重點高校的研究生、優秀本科生來說,不應作為首選。
在國電等之外的非壟斷性、國企性的企業中,我的推薦是:P;G、中海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