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f5frt"></address>
<em id="f5frt"></em>

    <noframes id="f5frt">
    <form id="f5frt"></form>

      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當前位置:首頁 > 創業指南 > 創業故事 >

      畢業生如何落戶北京、上海

      日期: 來源:收集編輯:佚名

      又是一年就業季,對于那些立志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發展的畢業生來說,能否解決戶口成了他們評判一份offer是否有含金量的重要標準。也許很多畢業生都要面臨一個選擇題:“理想工作+無戶口”,還是“不盡人意的工作+有戶口”?

      畢業生如何落戶北京、上海

      畢業生們夢寐以求的北京、上海戶口為何這樣金貴?通過哪些渠道可以落戶北京、上海?一旦落戶失敗,是否自己就沒機會成為“北京人”、“上海人”了?馬上為你解答!

      北京上海為何“一戶難求”?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北京和上海均已躋身“世界十大人口最多城市”,兩個城市的人口數量都已突破2000萬。特大城市往往會滋生很多“城市病”,空氣污染、交通擁堵等都困擾著大城市的居民。去年7月,國務院頒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要求“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

      按照中央要求,各城市應逐步推行“積分落戶政策”。據了解,上海市的積分落戶制度已經運行多年,對高校應屆畢業生落戶的條件有著十分細致的要求,如在學歷、學習成績、外語水平、工作單位等方面都有分級打分,近兩年的標準分已經達到72分。如果大家對這個分數沒有概念,那這樣告訴大家吧:復旦、上海交大兩校的絕大部分本科畢業生如在上海就業,離72分仍有較大差距,落“滬”基本無望。

      北京雖尚未全面推行積分落戶制度,但北京市人事局的相關規定已經對畢業生落戶設置了一些門檻,如年齡限制為本科生24歲、碩士生27歲,還有“所學專業與公司主營業務相符”、“嚴控雙外人員(外地生源、外地高校)”等。

      應屆生怎樣拿到京滬戶口?

      上海的情況較為明朗,對于應屆畢業生來說,積分達標即是落戶上海的“充分必要條件”,換句話說:只要積分達標,就可落戶上海。

      而北京的情況則復雜很多,據了解,應屆畢業生一般可通過以下三條路徑解決北京戶口,分別是北京市人社局、國家人社部、中共中央組織部,三種渠道對應的單位性質也不相同,請看↓

      據了解,應屆畢業生一般可通過以下三條路徑解決北京戶口

      三種渠道的落戶方式、辦理流程、規則和時間均不同,一般來說,北京市人社局條線辦理戶口的手續較為繁瑣,所要求的條件也最多,如年齡限制為本科生24歲、碩士生27歲,還有“所學專業與公司主營業務相符”、“嚴控雙外人員(外地生源、外地高校)”等。但是,與上海不同的是,不是說應屆畢業生符合這些條件就可以拿到戶口,具體還要看進京指標是否給你。

      有報道稱,北京市人社局的戶口指標今年將會控制在9000人以內,當然,這只是北京市條線的,國家人社部、中組部的指標是不受限制的。

      不過從去年開始,人社部條線中央企的戶口指標也開始設置了本科24歲、碩士27歲的年齡門檻,使得部分“大齡畢業生”望而卻步。

      有些小伙伴也許在考慮,如果暫時無法落戶,可以先工作,等到以后找機會解決。這里必須提示你,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因為按照相關政策,“應屆生”的身份恰恰是你落戶的最大籌碼,并不是說你耗的時間越長,離戶口就越近,實際情況恰恰是相反的。

      所以,有戶口需求的小伙伴可以通過用人單位的性質來判斷其戶口解決能力。

      海外留學生怎么落戶?

      相較于國內應屆畢業生,海外留學生落戶北京的硬性條件并不多,主要是以下三個:

      1、我國教育部承認的國外大學碩士畢業。

      2、在國外待滿360天(以護照上出入境時間為準)。

      3、落戶政策有效期為回國后兩年,也就是說,在你回國入境兩年后,落戶政策就對你失效了。

      當然,并不是說留學生滿足以上三個條件就可以落戶北京了,畢竟滿足以上三個條件的并不在少數,還需要用人單位有“留學生落戶指標”,且單位與留學生簽署1年以上的用人合同,且申請落戶時留學生的社保要連續交夠3個月。上海則沒有所謂指標限制,但留學生社保需要交夠6個月。

      拿不到北京戶口怎么辦?

      全國2015年高校畢業生已經達到749萬,北京市高校畢業生接近24萬,上海也接近18萬,而最后成功落戶京滬的畢業生只是鳳毛麟角。相比來說,更多就業生可在畢業時選擇申請居住證。那么,居住證和戶口的權益有何不同?

      北京夢,還是北京人夢?

      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過去幾年間,僅北京市每年就有近10萬名高校畢業生選擇留京,其中原因毋庸置疑:北京、上海坐擁全國最頂尖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各項公共服務設施也都相對齊全,更重要的是,京滬幾乎可以為每一個畢業生提供優質的平臺,只要你敢拼敢闖,這里就有你的一片天地。

      但落戶指標的緊缺又是他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一戶難求”的背后,還隱藏著畢業生們在城市里缺失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似乎沒有“戶口”就不屬于這座城市,就游離在城市的“邊緣”。

      在很多人眼中,大城市“戶口”正在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征,一種成功的標志。不少在北京打拼的畢業生在過年返鄉時,“有沒有北京戶口”成為家人朋友最關注、問得最多的問題。

      但小編認為,歸屬感和認同感來自城市的包容氛圍,來自自我的價值實現,更何況,居住證制度日益完善,其與戶口的權益差距也在日臻減小。

      相關閱讀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久久99青青精品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