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學生,畢業了還沒找到工作;有的學生,沒畢業就已經當了“老板”。鄭州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有兩位大三學生在家鄉經營家庭農場,發展苗木經濟,創業一年多,銷售額達500多萬元。
聶威振和王碩
首次創業:剛進大學校門 這倆人就琢磨著創業
鄭州大學這兩位創業的大學生,一位名叫王碩,另一位名叫聶威振。
“我們倆是睡在上下鋪的好兄弟?!蓖醮T說,從進大學校門開始,他倆關系就很鐵。
王碩家是做生意的,可能是受到家人熏陶,他很有經濟頭腦。入學不到一個月,他和聶威振就合伙在校園里開始了第一次創業。
第一次創業,他們選擇在學校賣化妝品?!坝杏H戚做化妝品代理,我可以從她那里拿貨,自己在學校銷售?!蓖醮T說。
當時,全校一共有約40棟宿舍樓,王碩和聶威振雇了40多人做銷售。“起初經營狀況不錯,每天能賺兩三百塊錢,心里特別高興?!蓖醮T說。
但由于他們經營的都是低價化妝品,供貨渠道減少,加上學校商店化妝品專柜的競爭,他們的銷售量逐漸下滑,兩人最終選擇放棄。
二次創業:進軍苗木種植行業 首筆訂單10多萬元
對第一次創業的失敗,王碩和聶威振歸結為對化妝品行業不了解,沒搞清楚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第二次創業,兩人選擇了他們相對熟悉的領域——苗木種植?!凹依镆灿腥烁忝缒痉N植,對這個行業還算比較了解?!蓖醮T說。
2013年初,兩人通過銀行貸款10萬元,承包了100多畝土地,雇人種植樹苗。兩人主要通過網絡尋找求購樹苗的信息,推銷樹苗。剛開始,一天打出去400多個電話,訂購者卻寥寥無幾。去年10月,他們終于接到了第一筆訂單:河北滄州一個客戶定購1400棵樹苗。
得知消息后,兩人立刻趕往周口,組織員工給客戶挖樹苗。白天陪同客戶選樹苗,晚上組織工人把樹苗裝車,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4點。這樣持續了一個星期,樹苗才全部裝車運輸完畢。這筆生意,讓他們收入10多萬元。此后,兩人種植的苗木逐漸打開銷路,收入也逐漸增加。
創業升級:擴大種植規模 發展立體式生態農業
如今,王碩和聶威振已是學院的名人。他們經營的家庭農場位于周口太康縣,主要種植楸樹、紫葉李、嫁接金葉榆等苗木品種。
上個月,王碩和聶威振拿到了營業執照,正式成立了公司。接下來,他們打算擴大種植面積,采取“公司+農戶+銷售”的經營模式,研發新品種,養殖家禽,發展立體式生態農業。
目前,他們的家庭農場擁有20名固定員工,700畝土地,銷售額500多萬元,并間接帶動了近50名農村青壯年就業。
王碩說,一年多來,純利潤有40多萬元。由于正在創業中,他們的銀行貸款目前還沒還完。
“創業肯定會影響學習,不過,我在學校有辦公室有電腦,有事可隨時溝通,農場也有專人照看?!蓖醮T說,落下的課程會主動找同學幫忙補。
對于創業,王碩說,家人開始并不支持,但自從做成第一筆生意,家人的態度也慢慢地轉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