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始就對自己說:我將遇見好管閑事的人、忘恩負義的人、傲慢的人、欺詐的人、嫉妒的人和孤僻的人……我絕不可能被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損害,因為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惡,強加于我,我也不可能遷怒于這些與我同類的人,或者憎恨他們;因為我們天生是要合作的?!边@話幾乎就像在說現代辦公室里的每一天!
誰說的?這是古羅馬時代哲學家皇帝馬可.奧理略.安東尼在“沉思錄”的話。
古羅馬時代的皇帝擁有無上崇高地位與無可挑戰的權威,可是這位皇帝每天碰上的人和我們在辦公室情況沒有什么兩樣。顯然盡管科技進步,但是人性仍然沒有多大改變,我們所需要處理的問題和兩千年前沒有什么不同。
應付公司內部的官僚系統,比和客戶交涉更麻煩?
許多從事業務工作的人都有相同的感覺:怎么應付公司內部的官僚系統,比與客戶交涉還麻煩?生意是一個交換的關系,我們可以用價格去談判許多事情,大家在利益上看事情,所有的愉快與不愉快在利益之前都被壓制了下來。可是公司內部的人,并不是和我做生意,別說他們不愿配合,就是他公事公辦,業務人員也常常是寸步難行的。
理論上來講,公司所有單位都要支援業務單位完成生意??墒枪静块T之間并不是直接的直屬關系,而且公司內部每個部門有不同的功能,有些部門的功能本來就是既有牽制又有合作,就像業務部門的出貨單價會被稽核;客戶需要的產品規格公司做不來(技術上可行,但成本太高);客戶需要的出貨時間公司無法配合,等等一堆問題都在挑戰業務人員的修養。
既然每個部門有它自己的功能,為什么一個部門要去幫別的部門考慮呢? 如果財會部門的出貨價格稽核,老是考慮生意好不好做的問題,任何價格都可以支持業務的決定,他怎么可能做好價格稽核的工作呢?生意接單當然很重要,但是訂單也是品質的考量,什么訂單都接,什么交易條件都同意,到時候出了貨,收不到錢,再來爭議誰的責任就于事無補了。
只在乎自己部門事務的“本位主義”,本來就是正常的人,只會在乎自己相關的事物,會先考量自己的責任問題。這種只在乎自己部門事物的本位主義。本來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簽字就是牽制”,每一個在出貨訂單上需要簽字的人,其實都有“牽制”業務單位的功能。而這也是組織設計的目的,組織的設計本來就是要每個人只要把自己工作做好,沒有人成為別人的負擔,大家不用擔心其他部門,然后這個組織自然就能運作。
問題是這世界并不是照我們想像的設計去運作,公司內總有人會出問題;錯誤不是在公司里面,就是在客戶、錯誤不在今天,也許就在明天。而這之間的彈性處理,就是業務人員的工作了。
業務的工作本來就不會有標準流程,如果業務工作有標準作業流程,那就訂一個價格,讓客戶上網訂購就可以了,這完全不需要業務人員參與。我們的工作本來就是要提供給客戶非制度化,超越標準作業的服務。
現代組織能標準化作業的工作,都已經標準化了,剩下就是需要彈性作業的業務工作。我們身為一個業務人員,要如何面對公司內部的官僚系統,爭取到生意呢?
1. 利他就是保護自己
人本能的會保護自己的利益,那我們把自己變成同事利益的一部分,同事在保護自己利益的時候,就會把我們一起考慮進去了。
公司內部門之間不做生意,就沒有交換關系了嗎? 一個微笑,換一個點頭,這是以物易物的交易。公司部門與部門之間怎么會沒有交換或利益關系呢?只是沒有拿真金白銀做交易罷了!
當我們表達了善意、提供了好處,給我們的同事,不管他是否是同一個部門,我們就是分享利益給同事。尤其是當我們主動的提供好處給我們的同事時,我們就能提升我們的同事關系到友誼的層次,從“交換”變成“交情”了。這對于我們要完成的業務工作有絕對正面的幫助。
相反的,如果我們用競爭的態度,而不是合作的方式與同事相處,我相信我們的同事也會用競爭的態度與我們相處。甚至我們在引導辦公室充滿了政治氣氛,這可能使我們很難取得內部的支持來完成工作。
當你看到一個漏洞,或者發現某個部門成員陷入困境,要主動并給予幫助;或者對于別的部門需要業務單位配合紙上作業的工作,表達愿意積極合作態度,這會讓你顯得與眾不同,效果遠好于夏天進辦公室時帶冷飲給這些同仁。
2. 準備至少溝通五次吧
并不是所有行政系統的人都能體會你的誠意,這些人如果真的那么懂得如何因勢利導便宜行事,就不會在行政單位上了。
行政單位上多得是公事公辦的同事,他們不見得故意要找你麻煩,他們只是不愿承擔風險。(SOP也就是組織官僚化的美稱,常常是每個步驟都對,手術很成功,但病人死了。)
不管是行政單位的同事,甚或是你的直屬長官,他們就像業務人員每天在外面碰到的客戶一樣,他們本來就沒有同意你要求的義務,他們守住規定,就盡了他們的責任。
行政系統不能支持你的決定,那是業務人員自己要去操心的事。你唯一的辦法就是持續的溝通,準備至少溝通五次吧。春秋時代孫武操練女兵,都還需要“三令五申”,孫武是大將軍,都能三令五申了,為什么我們從事業務工作的人,不能為了我們認為應該做的事,至少溝通五次呢(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我們也就“申”個五次吧)!
當你愿意為你想完成的任務溝通五次,你心里應該自我反覆想過這是否是一個值得爭取的生意;而你的公司經過你五次的爭取,你的提案也應該變成一個公開的議題,是否值得做這個生意,已經被討論得很清楚,而不是你自己或是哪個行政同事可以阻擋的事了。
最后,要提醒所有從事業務工作的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在明智君王的時代才可偶而為之,不是慣例!古往今來的名將,功成名就又得善終的,哪一個不是在朝廷中有皇帝或重臣的支持。反之,若得不到朝廷支持,不管如何善戰,功勞有多大?最后都不能善終。業務工作,支援/資源到哪里,生意就做到哪里!業務人員要在外面做成生意,先處理好公司內部關系吧。
文/亞瑟的業務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