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來源:焦點成都家居網收集編輯:admin
雖然這個冬天有點兒冷,冷的不光是天氣,還有讓人瑟瑟發抖的市場環境,但拿到了新房的人們總歸是要裝修的,1月就要過年,如果能在新房里過一個團圓年,對省吃儉用買房的人們而言,無疑是一種莫大的安慰。但是每年的年底,都會出現一些有關裝修的糾紛,讓人心里添堵,這里就來跟大家聊一聊,讓各位有備無患。
三大心態容易導致上當
其一:盲目輕信裝飾公司設套
輕信不實廣告:很多去消協以及家裝協會投訴的消費者,其投訴理由之一就是裝飾公司廣告如何如何好,使他們選擇了這家公司,但實際上名不符實而上當受騙。因此需要提醒消費者的是,任何公司做廣告都要請專業人士來策劃包裝,可以說任何廣告都會宣傳對商家有利的方面。對于消費者而言不能光看廣告,還得看實效。
輕信熟人介紹:盡管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仍是屢見不鮮。成都有句俗語,說火葬場里開后門,專燒熟人,有些消費者在家裝中托朋友、找熟人,最后裝飾公司來個殺熟,不但價高、質差,而且還拖延工期。一旦發生糾紛以后,受害者還不不知如何開口。因此,消費者在裝修時盡可能不找熟人、朋友,實在要找熟人推薦的裝修公司,也一定得按正規程序,把丑話說在前頭。
盲目相信所謂大公司:有幾類公司最容易贏得消費者的信任,一是打著國家一些大建筑裝飾企業牌子的公司;二是信口吹噓自己是國家資質一級、二級的公司;三是在廣告中自封的大公司。消費者在找這些所謂大公司時通常要吃虧,因此在確定裝飾公司前,一定要看這些硬件:營業執照、資質證書,而且要看原件;如果是大公司的下屬部門,一定要看法人委托書原件;別相信復印件,因為被投訴的公司中相當一部分是冒用、假造別人營業執照、資質證書的;還要看其營業場所規模如何,從業人員的素質怎樣。有了這些保障,那些所謂的大公司就會露出馬腳。
盲目相信樣板間:裝飾公司做一個或幾個樣板間,帶消費者免費參觀,很多消費者看了以后非常滿意,當場簽合同,而裝修完消費者發現自家的裝修質量和樣板間相差很遠,大呼上當。所以消費者在選擇裝飾公司時既要看樣板間,更要看工地。一要看正在施工的工地,這樣材料和半成品以及公司的管理、工人的素質都可以了解;二要看即將交工的工地,它可以反映出裝飾公司的平常水平,可以看出一般工地與樣板間的差距。
其二 圖便宜 憑報價選公司
裝飾公司在裝修報價中給消費者設下的陷阱最多。一般好的裝飾公司都是明碼標價,在價格上決不會輕易大幅下調。凡是裝飾公司輕易許諾給消費者在報價的基礎上下調超過20%的,該公司肯定會在材料或工藝上另想辦法了,或節約材料或降低質量。一般裝飾公司正常的優惠幅度應該在5%到15%之間。另外,消費者在討價時要把握分寸,價格不是越便宜越好,而應該讓裝飾公司合理地掙到利潤,才能確保裝飾工程的質量。
有些消費者同時會到幾個公司咨詢,最后選擇一個報價最便宜的裝飾公司。當時也許會認為占了便宜,但最后還可能上當受騙。因為各公司之間有很大差異,規模、管理、材料、工藝水平都影響價格,公司的報價也不是越低越好。
很多消費者在與裝飾公司發生糾紛后,才發現當初沒有留意裝修合同、草率簽字,這樣在發生糾紛后,消費者往往處在非常被動的位置。比如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在正規的家裝工程合同中,裝飾公司每延誤工期一天,就要被扣除工程總造價的3%。結果裝飾公司將這個項目改成了違約賠付甲方3%元,故意省略了 工程總造價這五個字。結果裝飾公司每誤工一天,只需賠償消費者3分錢。這樣即便裝飾公司已無故拖延工期達半年以上,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仍得不到保障。所以簽合同可謂一字千金,消費者一定要仔細。
七大特征預示家裝企業逃跑
年關或會卷款逃跑的家裝企業都具有哪些特征呢?據記者從成都市建筑裝飾協會了解到的信息,此類企業一般具有以下7個特征:
1.經營場地偏小,有的只有一、兩間房,幾個從業人員;
2.虛假廣告,夸大效果;
3.以低價招攬業務,打著免設計費、免管理費、人工費打折等幌子吸引顧客;
4.是預算漏項缺項多,主材不標明品牌、等級等;
5.合同簽訂前花言巧語、有求必應,合同簽訂后兇神惡煞,態度冷漠;
6.工程粗制濫造、材料以次充好;
7.施工沒有計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三大心態容易導致上當
其一:盲目輕信裝飾公司設套
輕信不實廣告:很多去消協以及家裝協會投訴的消費者,其投訴理由之一就是裝飾公司廣告如何如何好,使他們選擇了這家公司,但實際上名不符實而上當受騙。因此需要提醒消費者的是,任何公司做廣告都要請專業人士來策劃包裝,可以說任何廣告都會宣傳對商家有利的方面。對于消費者而言不能光看廣告,還得看實效。
輕信熟人介紹:盡管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仍是屢見不鮮。成都有句俗語,說火葬場里開后門,專燒熟人,有些消費者在家裝中托朋友、找熟人,最后裝飾公司來個殺熟,不但價高、質差,而且還拖延工期。一旦發生糾紛以后,受害者還不不知如何開口。因此,消費者在裝修時盡可能不找熟人、朋友,實在要找熟人推薦的裝修公司,也一定得按正規程序,把丑話說在前頭。
盲目相信所謂大公司:有幾類公司最容易贏得消費者的信任,一是打著國家一些大建筑裝飾企業牌子的公司;二是信口吹噓自己是國家資質一級、二級的公司;三是在廣告中自封的大公司。消費者在找這些所謂大公司時通常要吃虧,因此在確定裝飾公司前,一定要看這些硬件:營業執照、資質證書,而且要看原件;如果是大公司的下屬部門,一定要看法人委托書原件;別相信復印件,因為被投訴的公司中相當一部分是冒用、假造別人營業執照、資質證書的;還要看其營業場所規模如何,從業人員的素質怎樣。有了這些保障,那些所謂的大公司就會露出馬腳。
盲目相信樣板間:裝飾公司做一個或幾個樣板間,帶消費者免費參觀,很多消費者看了以后非常滿意,當場簽合同,而裝修完消費者發現自家的裝修質量和樣板間相差很遠,大呼上當。所以消費者在選擇裝飾公司時既要看樣板間,更要看工地。一要看正在施工的工地,這樣材料和半成品以及公司的管理、工人的素質都可以了解;二要看即將交工的工地,它可以反映出裝飾公司的平常水平,可以看出一般工地與樣板間的差距。
其二 圖便宜 憑報價選公司
裝飾公司在裝修報價中給消費者設下的陷阱最多。一般好的裝飾公司都是明碼標價,在價格上決不會輕易大幅下調。凡是裝飾公司輕易許諾給消費者在報價的基礎上下調超過20%的,該公司肯定會在材料或工藝上另想辦法了,或節約材料或降低質量。一般裝飾公司正常的優惠幅度應該在5%到15%之間。另外,消費者在討價時要把握分寸,價格不是越便宜越好,而應該讓裝飾公司合理地掙到利潤,才能確保裝飾工程的質量。
有些消費者同時會到幾個公司咨詢,最后選擇一個報價最便宜的裝飾公司。當時也許會認為占了便宜,但最后還可能上當受騙。因為各公司之間有很大差異,規模、管理、材料、工藝水平都影響價格,公司的報價也不是越低越好。
很多消費者在與裝飾公司發生糾紛后,才發現當初沒有留意裝修合同、草率簽字,這樣在發生糾紛后,消費者往往處在非常被動的位置。比如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在正規的家裝工程合同中,裝飾公司每延誤工期一天,就要被扣除工程總造價的3%。結果裝飾公司將這個項目改成了違約賠付甲方3%元,故意省略了 工程總造價這五個字。結果裝飾公司每誤工一天,只需賠償消費者3分錢。這樣即便裝飾公司已無故拖延工期達半年以上,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仍得不到保障。所以簽合同可謂一字千金,消費者一定要仔細。
七大特征預示家裝企業逃跑
年關或會卷款逃跑的家裝企業都具有哪些特征呢?據記者從成都市建筑裝飾協會了解到的信息,此類企業一般具有以下7個特征:
1.經營場地偏小,有的只有一、兩間房,幾個從業人員;
2.虛假廣告,夸大效果;
3.以低價招攬業務,打著免設計費、免管理費、人工費打折等幌子吸引顧客;
4.是預算漏項缺項多,主材不標明品牌、等級等;
5.合同簽訂前花言巧語、有求必應,合同簽訂后兇神惡煞,態度冷漠;
6.工程粗制濫造、材料以次充好;
7.施工沒有計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