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2015京東Q3財報電話會議上,京東高層透露:已經覆蓋全國超過2200個縣和區。實際上,早在2014年年底,劉強東就透露過將啟動“鄉村代理人”計劃,標志著京東農村電商戰略布局的啟動。
除京東外,阿里巴巴在農村電商領域動作不斷,在2014年,阿里巴巴宣布啟動千縣萬村計劃,將在三至五年內投資100億元,以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有統計稱,2016年農村網購市場有望突破4600億元,未來消費規??赡艹^城市。且處于不斷發展之中。今年十月份,李克強總理召開會議,部署加快發展農村電商。
巨頭的挺進、市場的利好、政策的支持,無不昭示著農村電商蘊含著無窮的潛力,發展前景良好,未來成為新的紅海,吸引著廠商的涌入。
然而,拋開農村實際情況談電商都是紙上談兵!農商電商不是廣告刷墻,不是致富修路,不是只靠搞定物流,農村電商是改變農民用戶習慣,改善農民購物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要推廣農村電商,必須從源頭抓取。
現階段,農村電商的發展,卻面臨著不得不邁的五道坎!
1、網絡普及率低
目前,我國農村網絡覆蓋率低。有數據顯示,截止至2015年6月,我國農村地區的互聯網普及率為30.1%,不足城鎮地區一半。以至于李克強總理召開國 務院會議,決定完善農村及偏遠地區寬帶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縮小城鄉數字鴻溝。也從側面體現了農村及偏遠地區是存在著巨大差距,不得不以補貼來推廣農村 網絡建設。
如果說,網絡覆蓋率低可以通過建設來彌補。改善農民對網絡的使用習慣則任重道遠。目前,我國非城鎮戶籍人員達到6億,而農 村留守人員總數超1.5億,其中與老人、婦女、孩子居多。對于一輩子留在村里連開個電視都小心翼翼的農村老年人來說,電腦不啻為高級物件,舍不得用不說, 其繁復的操作,更使得老年人望而卻步。
而留守兒童一般年齡較小,非網絡使用群體,即便農村青少年達到可操作網絡的年齡,擺在他們面前的選擇有兩條路:1、出去闖蕩。2、好好讀書。能否長時間接觸互聯網可想而知。
此前,有紙上談兵的數據統計:我國新生代農民工超過一億人,平均月收入1748元,月光族約占70%,平均每月購物消費超過800元,一年將產生一萬億的購買力。其中10%以上的收入用來購買服飾,購買方式以網購為主。
這一數據忽略了一個事實,即:農民工一般生活在城鎮內,雖然購買方式以網購為主,與農村電商發展無關。即便是年底買了物件往家鄉發貨,也不能說明農村電商普及率高。
電商企業如果想發展農村電商,則需從農村用戶的購物習慣入手進行改善,這是一個長期的養成過程。
2、網絡支付受質疑
網銀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等網絡支付在城鎮用戶看來習以為常。但對于存錢都要去鎮上、還習慣使用著存單存折、甚至在家藏現金的農村居民來說,覺得操作異常繁瑣。
另一方面,農村用戶對網絡支付的安全性存在著懷疑。絕大多數農村用戶網購習慣貨到付款,覺得更保險。
而大家都知道,網絡支付對網購的發展起著促進作用。而農村對網絡支付的質疑,也延緩農村電商的發展。
3、農村電商假貨橫行
劉強東曾表示,國家工商總局抽檢網上農資電商,發現某平臺80%的農資都是假的。實際上,這并不是特殊現象,由于農民維權意識低,部分農村相對偏遠,加 大了打假難度。而電商物品難免良莠不齊,使得多數假貨往農村傾銷。商務部建設司副司長孔令羽坦言,農村確實是假冒偽劣產品的重災區,農民是假冒偽劣產品的 主要受害者。
如果假貨現象不能遏制,將失去農民對電商的信任程度。不利于農村電商的普及,這也是擺在電商企業面前的問題。
4、騙補
雖然不太想說這一點,但還是略提一提。有政策扶持電商,下方政府必定紛紛表決心,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因為有補貼??!
據統計,從2014年開始,商務部會同財政部,共安排中央資金48億元,支持256個示范縣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其中2014年56個,2015年200個。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其中,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集中連片貧困縣達到103個。
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有多少資金真正拿來發展電商,還值得商榷。此外,難免有以發展電商為名,獲取資金的騙補嫌疑。比如準備一臺電腦,買個無線網卡,搞個農產品收貨點,美其名曰農村電商,也是有可能的。
這種背景下發展的“農村電商”,真的有利于整個產業發展么?
5、艱難的“最后一公里”
這一點,似乎不要過多解釋也明白。崎嶇的山路,林間小道、甚至泥濘地帶,不利于交通工具運輸
除此之外,農村沒有標志性建筑物,加大的配送員的工作量。
或許說得略抽象,腦補個情景就能理解了。
快遞員:“你們家有什么標志性建筑?”
用戶:“有個羊圈算不?”
當然了,雖然有難度,但快遞物流也是電商企業目前最能入手的一個環節。自建物流,發貨點等手段,現階段幾大電商企業都已經在動手構建。但即便如此,也只能是擁有雄厚財力的電商巨頭能承擔的。
現如今,農村用戶群體的消費能力不斷增長,幸福指數不斷提升。但并非意味著能夠全盤復制城鎮電商模式,至少要在觀念與習慣上改善后,才能談發展農村電商,可以說,這不僅是發展農村電商問題,而是一項民生工程。需要時間來改觀。
文/范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