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吃飯,這是每個人每天都要做的事,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也都有自己特色的私房菜。《舌尖上的中國》讓所有食客過足了眼癮,同時也催生了各種各樣以《舌尖》出現過的美食作為切入口的電商。但單純的刺激味蕾并不能滿足用戶,真正的體驗私廚美食才是廣大食客想要的。吃吃飯App恰好為嘴饞的人和有制作美食技能的個人提供了這樣一個“解渴”、交流的平臺,通過以美食作為切入,達到社交的最終目的。
產品使用起來非常簡單,注冊登錄后,如果你想讓別人品嘗你的美食,在后臺填入菜品、邀請人數、價格、時間等可選信息,便可以發布邀請朋友品嘗美食。如果你是吃貨,只要根據自己的用餐喜好,用餐地點等信息進行搜索,吃吃飯便會顯示匹配的主人,然后點擊預約即可等待邀約品嘗美食。在完成了飯局后,還可進行線上點評,為之后到訪的用戶作為參考依據。
吃吃飯App的是其創始人茅雷雷風趣的評價自己“一個做廚師也想進互聯網了,雖然不被看好,但是我執行了。”小編一看便覺得這一定是個有故事的男人,于是與他取得了聯系。
不出所料,茅雷雷一直在創業中走來,做過電商、開過酒吧、做過餐廳、也有自己的婚慶工作室。自己也曾去法國學習甜品,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了分享私人廚房的樂趣。回國后,去云南尋找當地古法甜品,打算創造一個新的甜品品牌,搜尋中經前老板的客戶的朋友的姐妹認識了一戶人家,借其廚房,為主人家燒了一頓美味大餐,就這樣結識了現在的妻子(沒錯!)。他覺得這樣的體驗非常棒,回想了早年做美食節目的經歷和法國的私廚經歷,因此決定搭建一個這樣的平臺。
中國有4.6億個家庭,《舌尖》已經幫私廚項目做了最好的驗證,每個人都有這種需求。吃吃飯不僅滿足了這種需求,更很好的解決了社會閑散資源問題,為有制作美食技能的個人提供創業的機會,也為線上線下的誠信體系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在共享經濟時代,滴滴解決了汽車共享、Airbnb解決了房屋共享,而美食共享剛起步,雖然國內很多投資人都對食品衛生安全持謹慎態度,但是吃吃飯也嘗試解決這一問題。
說道用戶,茅雷雷介紹到“根據目前國內外的一些個人私廚發布的情況來看,主人都是很小資,年輕化,高學歷,海歸,專業性強,是非常熱愛美食的一群人,基本偏向中高端人群,用餐人群也是相應的。私廚,在一般人眼里還是個很有距離和門檻的職業,但新生事物總是要有人去引導,當吃吃飯平臺簡化了一些門檻后,為后面戰略化的雙系統用戶模式做好了準備,為更多的人進入美食共享時代提供了有意思的平臺。”
為了讓用戶建立安全感,吃吃飯也有自己的誠信體系。包括點評機制,并且正在和專業的第三方機構商談為每一位平臺用戶建立一對一的保障體系,但真正的安全感是要用體驗來獲得,線下社交可以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從而想參與更多的體驗。美食的真諦也在于分享,若無人來分享,一人獨食有何意義?打開房門,走出去,請進來,別讓鋼筋水泥阻隔人類的交流!美食正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
目前,吃吃飯尚在內測中未正式上線,但已經和方太集團旗下即將發布的全國63家頂級廚電館達成意向合作,同時TCL集團也有意向開放吃吃飯平臺接口,植入智能冰箱液晶屏,做針對社區的美食分享。在未來,吃吃飯也將在完善體驗的同時開拓更多線下功能,如利用平臺挖掘包裝個人品牌,成立更多獨立公司;半成品配送;開發各種家庭廚房用品;做雜志及美食視頻,通過各種跨界與不跨界合作,讓更多的人有創業的機會,參與到美食分享中來!
“既然來到這個世界,就別打算活著回去!我們最終是要做一件在子孫面前可以拿出來講的故事!為了這個目標,我們正在執行!”
文/三羧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