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生活的人,印象最深的霧霾,其次是堵車,再其次便是停車了,無論是北京核心區的東單國貿,還是北京四環外的五道口,停車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因為你根本無處可停。
但交通管制無力的時候,只有換個思維才能解決問題,丁丁停車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
丁丁停車是一個停車用的智能車位鎖,包括手機App和智能硬件,主要用來幫助停車場“自動上鎖解鎖”以及幫私人車主“出租車位”。
有別于傳統的人力車位鎖,丁丁停車是用App遙控升降架的;而選擇共享功能的話,私人車主則可以在上班期間把自己的車位“放租”出去。
到目前為止,丁丁停車改變了三類人的生活
第一是物業
“之前物業公司一個停車場會蹲兩三個保安, 一個車位空了可能要上個車位鎖,有人要停車得先收錢再解鎖,每個車位(寶安)都要親自跑過來解鎖。但是用智能車位鎖,可以減少那么兩個人,把人力成本省下來。
當然也有另一種物業—高端小區的物業, 類似**地產這樣的,這些保安不眼饞那些額外的停車外快,他們只是希望小區內的業主停車的時候體驗更好點。”
第二是私人車主
“有些私人車主很會過日子,朝九晚無的這段時間里會把自己小區的車位租出去,一個月下來能讓自己的停車位冒初幾百到一千的零花錢。
有些高端車主則是為了維護自己車位的“歸屬感”, 僅僅因為‘開個瑪莎拉蒂還要每天撅著屁股開鎖太不爽了!’”
第三類是電動汽車車主
“以特斯拉為例,在一些銀行的營業廳附近,你時??梢钥吹揭粋€充電樁,但往往那個車位會被非電動汽車“占領”,這時智能車位鎖就擔當起“守門人”的角色了,不是特斯拉就不讓停,這樣寶貴的充電車位才能讓出來?!?/p>
丁丁停車背后的東西
在后市場App橫行的車聯網時代,丁丁停車似乎有點“不走尋常路”的意思,它不是停車App、不是導航App,而是幫人賺錢的智能車鎖,卻在無形中解決停車難、出租閑置車位的問題。
再看其背后的團地,創始人申奧碩士學的芯片體系架構,曾擔任美國國家儀器高級應用工程師,擅長智能硬件;另一創始人宋珂有8年的IPO律師從業經驗,深諳資本運作。而他們的產品,也恰恰是技術宅和易盈利的結合體:
“從去年4月開始研發這個智能車鎖,期間有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就是被厚鐵包裹的信號如何能被手機輕易接受, 最后終于用類似iPhone 4S的技術手段攻克了。
盈利模式上,以物業公司為例,等產品上市去外面推銷的時候,發現對方很積極,我們也很樂意,因為產品以成本價賣出去后,走的是共享經濟收益分成比例:物業公司10%,丁丁平臺30%,出租車位業主60%。一切交易都在手機上完成?!?/p>
目前來看,不走尋常路的硬件用途,清晰的盈利模式,順理成章的市場需求,使得丁丁停車順利獲得了千萬天使投資,但是共享經濟更大的看頭,是在其用戶增長到一定基數后, 風卷殘云般的市場破壞力,對此,我們會密切關注這家車聯網行業的新銳公司,最終會走向何方?
文/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