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質辦理需要企業達到相應的標準,許多資質分為幾個等級,每個等級對企業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那么對于企業來說,要想申請某一項資質,針對于該項資質也有許多的要求限定,例如人員方面,小編針對于企業人員要求做了整理如下:
大致分為五大類:
1、技術負責人;
2、工程技術人員;
3、建造師(項目經理);
4、現場管理人員(九大員);
5、技術工人;
根據企業資質項的多少,每一個分項需要定一名負責人,具體的經歷需要參考資質標準。工程技術人員、建造師、現場管理人員、技術工人可以根據企業資質項目,合并進行統計,取最大數目即可。
一、時間成本長、費用短線路
把最后的統計表仔細看一下,五類人員可以通過企業自身人員進行配置,但前提是選擇人才很重要,最少需要花費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1、相應的技術負責人需要尋找并聘用具有資歷的同事或者朋友,獲得職稱簡單,但同事具備相應的業績就難,所以此類人員不推薦自有;
2、新成立的企業一般都需要二級建造師即可,市州每年會組織一次考試,考試時間為6月份,考試通過領證時間為12月左右。此類人才最好配相應專業去報名考試,通過率更高。
3、工程技術人員需要中級職稱,省市州每年會組織一次評審,過關率還算蠻高,企業可以組織相應的人員去評審活得。
4、現場管理人員屬于2015年新版資質標準中增加的人員,一年有兩次報名考試機會,過關率比較高。
5、技術工人一般都選擇直接打證,只需要提供身份證復印件和照片即可,費用在幾百元一個。
此方法耗時最少為1年,成本就是各種人員的報名費,建議企業早期可以這樣規劃,提前一年時間準備,可以節約很多費用。
二、時間成本短、費用高線路
此類方法是直接花錢找人掛靠,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為很多建筑企業老板接受,成本就比上面高許多。目前市場上存在很多這樣的人才中介,屯了大量的人才,等待出手。你只需要提供需求,通過一番價格戰之后,便可快速獲取。
當然對于企業來說選擇那種方法去獲得人員要根據自己公司開展的業務,以及時間要求等,綜合考慮后梳理一個宏觀的意識,然后在進行方案策略的規劃,這才有利于企業資質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