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職稱評審改革的深化、評估機構的改革,職稱評審的方式和要求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人才評價的方式相比以前也有所不同,這些改革和變化會影響到人員進行職稱評審的結果。
我們知道在職稱評審中需要很多條件,還需要進行材料組卷,對論文、學歷、英語水平等硬指標更是有嚴格要求,甚至能夠影響到職稱評審的結果。而在職稱評審改革以后,這種狀況會得到改善,在改革評估意見中指出克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使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不將論文、外語、專利、計算機水平作為應用型人才、基層一線人才職稱評審的限制性條件。
這對職稱評審人員來說無疑是好消息,論文、英語解綁之后,人員不用再將主要精力放在論文、英語等之上,而忽略實質性的工作。
人才評價改革
在人才評價方面也有變化,人才評價方面的主要要求為:基礎前沿研究突出原創導向,以同行評議為主;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克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推行代表作評價制度,注重標志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影響;科學引文索引和核心期刊論文發表數量、論文引用榜單和影響因子排名等僅作為評價參考;注重個人評價與團隊評價相結合,使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
經過職稱改革以后,學歷、論文等雖然依然重要,但是卻不會成為主導人才評價的唯一標準,意味著人才有了更廣闊的前景空間。
中級職稱評審條件要求
我們看看中級職稱的學歷、資歷條件要求,大學??飘厴I,從事助理工程師工作五年以上;獲得學士學位或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助理工程師工作四年以上;獲得碩士學位或取得第二學士學位,從事助理工程師工作二年左右;獲得博士學位,經考察合格,在職稱評審改革以后最低學歷要求已經是大專學歷,在學歷要求上有所提升,進行職稱評審的人員需要達到相應的學歷要求。
可以看到中級職稱評審的一些變化,這些變化其實是對進行職稱評審的人員有巨大的好處和優勢的,代表著職稱評審制度將向著越來越規范化、理性化、制度化發展,從而使得人才效用最大化。想要了解更多的職稱評審內容可以咨詢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