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專技人員可離崗創業、在校學生可休學創業……8月2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出臺,把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宏觀調控主要目標,從大力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支持小微企業招用各類勞動者就業、發揮失業保險防失業、促就業功能等多方面推進我省就業創業。
事業單位人員可在職創業或離崗創業
為鼓勵我省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省政府規定:對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業的,經原單位同意,可在3年內保留人事關系,與原單位其他在崗人員同等享有參加職稱評聘、崗位等級晉升和社會保險等方面的權利。原單位應當根據專業技術人員創業的實際情況,與其簽訂或變更聘用合同,明確權利義務。
允許和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和國有企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完成本單位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前提下在職創業,其收入歸個人所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國有企業單位轉讓和轉化職務發明成果所得凈收益,可按至少50%的比例劃歸參與研發與轉化的科技人員及其團隊擁有;創辦企業并以專利技術或科技成果出資入股的,作價金額最高可達公司注冊資本的70%。
在校大學生可休學創業
我省大力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
對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按規定落實創業場地租金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稅費減免等創業扶持政策。
允許全日制高校在校學生休學創業,凡進入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或者創業園區創業的學生,其進入基地創業的時間可視為參加學習、實訓、實踐教育的時間,并按相關規定計入學分。
另外,凡在我省以個體、合伙經營和組織起來創業(包含網絡創業),且已辦理《就業創業證》(原《就業失業登記證》)的城鄉勞動者,均可申請享受我省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扶持政策。對高校畢業生在高新技術領域實現自主創業的,貸款額度可提高到20萬元。
《實施意見》同時要求完善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政策。2015年年底前,制定出臺適當提高高校畢業生到基層服務項目和購買基層公共服務崗位的工資待遇、基本生活費水平的辦法。對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殘疾、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發放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對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留用率高于50%的單位,留用率每提高10%,見習補貼標準提高一類地區最低工資標準的5%;對見習留用率高于80%的,可將見習補貼標準提高為我省一類地區最低工資標準。技工院校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可享受國家及省高校畢業生相關就業補貼政策。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創業
在大力開展創業型城市創建活動的同時,我省將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創業活動。勞動者創辦社會組織的,符合條件的,享受相應創業扶持政策。
從事網絡創業經工商登記注冊或在網絡平臺真實姓名注冊的網絡商戶從業人員,享受相應創業扶持政策。其他網絡商戶從業人員,可認定為靈活就業人員,享受靈活就業人員扶持政策,其中在網絡平臺真實姓名注冊、穩定經營且信譽優良的網絡商戶創業者,可按規定享受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各類創業孵化基地要為電子商務創業人員提供場地支持和創業孵化服務。
與此同時,我省將重點鼓勵支持“創業孵化基地+園區”發展模式,滿足處于不同創業階段創業者的服務需求,并根據創業孵化基地孵化成功率、入駐戶數和創業帶動就業人數等因素從創業資金中給予創業孵化基地補貼或者一次性建設補貼。
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利用自有創業場所、資金、技術、項目、隊伍等資源,對有創業意愿人員開展不超過6個月的創業實訓。對參加創業實訓人員在實訓后6個月內實現創業且穩定經營半年以上的,可給予5000元的創業實訓補貼。
今后,省級每年認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和創業示范園區各10個,并根據入駐實體個數、創業孵化成功率、促進就業人數等從省級創業資金中給予200-30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補助資金主要用于為入駐企業提供就業創業服務、房租減免及基地和園區管理運行經費。
新創業者可享多重創業扶持
對于想創業卻無從下手的新手,我省將加大創業培訓力度。充分利用各類創業培訓資源,在繼續加大創辦企業培訓力度的同時,重點針對小微企業經營者開展享受財政補貼的改善企業和擴大企業培訓,滿足不同創業群體、創業活動不同階段特點的個性化培訓需求。將創新創業課程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全省高校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可參加一次享受財政補貼的創業認識培訓,畢業學年可參加一次享受財政補貼的創辦企業培訓。職業教育院校、醫學院校臨床專業等有離校頂崗實習要求的學生,可將參加創辦企業培訓的時間提前到按規定安排離校頂崗實習的前一個學期。
建立健全失業保險、社會救助與就業的聯動機制。對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員從失業保險基金中給予1000元的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自主創業的,可一次性領取剩余期限的失業保險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自主創業的,視其生產經營和家庭收入情況,可給予3-6個月的救助緩退期。
對于新創業失敗人員,以個人身份續繳社會保險費的,可參照靈活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標準給予最長一年的社會保險補貼。對生活陷入困境的,給予社會救助,符合條件的將被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
我省同時鼓勵農村勞動力、退役士兵創業。鼓勵返鄉農民工發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我省將支持和引導各地整合發展一批返鄉創業孵化基地、返鄉創業園區和涉農電商產業園。鼓勵支持退役士兵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對退役5年內的大學生退役士兵,在享受退役士兵就業創業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可同時享受國家及省有關扶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相關優惠政策。
文/齊澤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