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f5frt"></address>
<em id="f5frt"></em>

    <noframes id="f5frt">
    <form id="f5frt"></form>

      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當前位置:首頁 > 創業資訊 >

      與東北蘇北加強合作 上海加快建設六大糧食收儲基地

      日期: 來源:互聯網收集編輯:admin

      為保障上海糧食安全,穩定糧食主產區糧食生產和糧農收入,以上海良友集團為主體,上海將在十二五期間完成糧食收儲26248目標:即在東北和蘇北建設2個糧源收儲體系;建成6個糧食收儲基地,其中東北4個,蘇北2個;每年實現糧食收購經營量200萬噸,每年可控制糧源播種面積400萬畝,每年通過良友集團實現糧食物流吞吐量800至1000萬噸。

      為何收儲基地都建在東北和蘇北?良友集團副總經理張華解釋,首先東北地區的黑龍江、吉林兩省和蘇北地區都是我國出名的糧窩窩,大米、玉米、小麥等糧食資源豐富,品質優良,商品化率高,尤其黑龍江省,大米產量占全國的31%;二是蘇北和東北分處南北,有利于實施南北糧食豐歉調節,優化糧食品種結構;三是兩地運糧到滬都有條件,東北有鐵路運輸便利,蘇北則有水路運輸優勢。

      到糧窩窩中建基地

      目前四大糧食收儲基地基本建成或正在建設中。

      江蘇鹽城大豐基地,這是上海第一個滬外糧食收儲基地,占地148畝,有效倉容15萬噸,500噸級河道碼頭與當地水網連接。目前基地建設及改造已進入后期,糧庫內已收儲粳稻5萬噸。等基地建設完成,年收儲糧食可達15萬噸。連云港市灌云縣的灌云基地,占地50畝,有效倉容5萬噸。目前基地烘干設備建設已完成,日烘干能力達600噸;一座800噸級內河碼頭在建。這個基地建成后年收購糧食可達10萬噸。

      黑龍江大慶市的大慶基地,占地165畝,有效倉容4.5萬噸。目前,基地正在進行烘干設備改造,完工后日烘干能力600噸,年收購玉米25萬噸,覆蓋糧食播種面積50萬畝?;⒘质械幕⒘只?,這個基地是上海在建基地中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一個基地,集收購、中轉、儲存、加工、銷售于一體?;赜需F路專用線7條,直接與黑龍江鐵路網連接,糧食運輸至上海非常便利。項目完全建成后,每年僅優質大米就可向上海提供50萬噸以上。

      此外,良友集團還將在黑龍江中部和吉林西部地區建兩個基地。按照規劃,上海在東北糧食收儲基地將形成一個以哈大鐵路為中軸,黑龍江東、中、西部和吉林西部4座基地為節點的傘狀糧源收儲體系。張華說,選定這4個點大有講究,既要位于糧食主產區,又要連接鐵路,但彼此之間又不能過于集中,否則一個地區糧食收儲數量過大易造成疏運困難及價格波動,還得兼顧不同糧食品種,確保糧食收儲的結構完整。

      控股保障糧食收儲

      上海是全國最大的糧食主銷區,張華介紹,去年全年糧食總需求量為550萬噸,80%糧食主要靠外省市調入和少量進口調劑。預計上海糧食總需求量到2015年將上升至600萬噸,確保外省市糧源供應是上海糧食安全的關鍵。

      上海至上世紀末粳米采購主要來自江蘇,秈米采購主要來自江西、湖南等地,合作方式以簽訂貿易合同為主。2004年,上海首次與黑龍江、吉林等東北省份簽訂糧食產銷合作協議,收購粳米和玉米,此后數年內上海市場上的東北大米份額逐年上升。以良友集團為例,其在上海糧食市場所占份額30%多,在其份額內,以前東北大米非常少,去年所占比例已提升至50%以上。

      2008年以來,受國際糧價攀升、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因而對糧食質量有了更高要求等因素的影響,各路糧商紛紛到產糧區跑馬圈地,粳米收購一年比一年難,僅靠貿易合同的方式已很難完成收儲任務。以2009年為例,東北糧食價格大漲,市場價比早些時候簽訂的合同價高出10%-20%,到了收糧時,更是一天一個價。上海收糧員去收糧,履約好的企業,也只是按照上海簽訂合同時已支付的定金數額給糧食,履約不好的企業,根本一顆糧食也收不到。當年按照合同,上海在東北收儲只完成了計劃量的近30%。

      糧食供求由買方市場轉向賣方市場,以契約為紐帶的糧食產銷模式受到沖擊,糧食收購過程中的資金風險、協議履行風險、質量安全風險、數量落實風險等不斷增加,銷區對糧源的控制力正在弱化。上海必須探索一種更具控制力的糧食收儲方式,建設滬外收儲基地即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張華介紹,為了加強控制力,目前在建的四個基地中,大豐基地由良友集團獨資建設,灌云基地、大慶基地及虎林基地都由良友集團與當地公司合作并實現控股。

      安全優質價格可控

      上海六大糧食收儲基地建成后,上海將形成以東北收儲體系為主體、蘇北收儲體系為補充的糧食保障格局。張華解釋,這種格局除了保障供應穩定外,還有利于保障上海的糧食安全。東北因其土壤肥沃、冬季寒冷害蟲不易存活等原因,其產糧區是我國最環保的產糧區之一。且東北光照充足,水質好,水源充沛,糧食作物生長期長,如粳稻4月育秧,9月收割,由其加工成的大米不僅口感好,而且無農藥、重金屬污染,非常安全。

      良友集團也正在通過監控種植環節確保收儲的糧食綠色環保。在虎林基地,上海將借力當地政府,與農戶簽訂訂單式種植合同,這樣不僅能確保種植面積,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資金扶持、技術指導等方式監控種植過程。目前虎林已有6萬戶訂單式種植的農戶。張華說,良友集團還將推進公司+基地+農場和農戶機制,與周邊的國營農場及農戶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發展訂單農業模式,從源頭上確保收儲糧食安全的同時,實現糧食生產和糧農收入的穩定。

      好吃又安全的大米,會不會非常貴?張華說,不僅不貴,而是相當平易近人。他們千方百計通過壓縮成本等手段使東北優質大米的價格降下來。比如,原來他們在滬外收儲糧食后,原糧運到上海,在上海加工后出售,而在虎林基地有大型糧食加工廠,有副產品精深加工,收儲的原糧可以在當地加工后再運進滬,成本大大降低。

      相關閱讀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久久99青青精品免费观看